第二七零章 一个幽灵在游荡-《大宋之五好青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初冬的绵绵细雨中,他悄然爬上了真定城墙,在守城士兵的睡梦中,无声无息地走到了城下,然后把身上的黑色斗篷扔到一边,外面穿着一身普通士兵的破皮袄但里面依然是铠甲,然后就那么瑟缩地挤到了一群露宿屋檐下的士兵中……

    “挤一挤,挤一挤暖和!”

    他说道。

    说话间他掀开身旁士兵的破毡子。

    “你是谁?”

    后者不满地说。

    王跃很干脆地掏出一把铜钱……

    “呃,都是自己兄弟,何必如此客气!”

    后者瞬间换成笑脸接过,然后挪了挪屁股给他让出点位置。

    这座城市里突然涌入了五万大军,而且还有城外和周围各县带着钱财躲进来的士绅,他们带着的家丁保镖女眷,再加上无数运输物资的民夫,跑来发这些士兵财的商人甚至妓女,早就已经人满为患了。再加上统帅他们的多数都是些文官和士子,这些人哪会考虑士兵的待遇,给他们发足军饷,让他们吃饱饭,这就已经很难得了,哪会考虑他们的住房问题。

    再说这是战时,都得尽量在城墙附近。

    露宿是必然。

    在城墙上轮值的露宿,在城下不当值的就这样挤在附近。

    “这雨下的没完了?”

    王跃抱怨着。

    “下雨好,下雨总比不下好,但愿明年风调雨顺。”

    士兵说道。

    “那又如何,还不是一样得交租,兄弟是客户?”

    王跃问道。

    “不是客户谁来赚这卖命钱,左右片地皆无,都是给主户种田,出来卖命说不定还能捞一笔。”

    那士兵怅惘地说道。

    “听说对面给分地。”

    王跃低声说道。

    “瞎说,不是说中山王与那李彦一般,圈了地做公田,种地的都是他家佃户?

    那官田咱们又不是没种过,租也就比私租低两成,这是官田的规矩,历来都是如此,要说真低两成也是好事,可官田有和籴,咱们种的粮食需得每年卖给场所多少,这和籴价格就是官老爷说了算。倒是都给钱,可官老爷还得额外收两三成的米耗,更何况这税也得交,到最后说不定还不如种主户的田,这东西就是骗人的。

    主户的地至少明明白白。

    这个就看官老爷们和那些胥吏脸色,这个火坑比主户的地还深。”

    那士兵说道。

    宋朝官田或者说公田始终占据很大比例。

    但这个制度绝对不是利民的,倒是与利国沾点边,但实际上是利皇帝和官员们。

    公田地租比私田低两成,但实际收租时候官员和胥吏为中饱私囊,往往加上各种损耗,甚至原本收糙米的非收精米,不交精米就折糙,也就是额外再交一份补的,还有用大斗来收,这个倒是和地主一样。但公田的佃户还有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就是和籴,也就是卖给粮所一部分,这个就是宋朝军粮始终能够勉强维持的重要原因,根据需要增减和籴数量。
    第(2/3)页